筑牢“真準全”數據基石,數智賦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2025-09-28
0次
今年以來,江蘇省PM2.5濃度和優良天數比率兩項指標出現階段性改善,大氣治理交出亮眼“成績單”。隨著副熱帶高壓登場,高溫、小風、少云等不利氣象條件頻現,臭氧污染風險仍然突出,成為當前大氣治理的“攔路虎”。為確保“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圓滿收官,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出臺《強化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高質量完成2025年空氣質量指標十項措施》,明確攻堅路徑,壓實治理責任。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積極響應,全面加強數據質量管控與監測效能建設,嚴守數據“真、準、全”底線,同時推進審核流程智能化,實現高值區域快速識別與調度處置,顯著提升治理響應速度與精準性,標志著江蘇大氣環境監測正式邁入“數智控污”新階段。
一、強化數據審核,推動站點數據質量提升
江蘇省工業園區限值限量管理中的大氣監測站是環境監測體系的重要基礎。為進一步提升監測數據質量,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聯合各駐市環境監測中心成立限值限量數據審核工作專班,建立省級工業園區限值限量監測站點137家運維機構清單,同時開展限值限量監測站點數據質量與運維規范試評估。經過系統整治,限值限量監測站點數據質量顯著提高。今年8月,全省限值限量數據聯網站點數量較6月份增加21個,大氣標準站數據一審完成率增長20個百分點,數據上傳率與審核率實現大幅提升,為工業園區環境精準管控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二、構建監管新范式,夯實數據質量基石
作為臭氧污染的重要前體物,VOCs(揮發性有機物)的監測與管控是關鍵。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統籌13個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對全省168個工業園區限值限量站VOCs監測設備展開了一輪“地毯式”全覆蓋現場摸排。通過查找問題、立即整改,逐步構建起“責任明確—技術賦能—考核問責”三位一體的屬地監管機制。同步推進運維人員“分層培訓—實戰考核—制度約束”能力提升計劃,并借助“團隊組建—精準抽查—技術幫扶”組合策略, 從“人”和“制度”雙管齊下,推動園區VOCs 監測數據質量全面躍升。
三、“端—邊—云”協同創新,破局數據應用滯后難題
長期以來,VOCs監測普遍存在數據審核任務重、流程慢、應用滯后等痛點——人工審核耗時久,數據反饋不及時,往往錯過污染處置的 “黃金時間”。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與無錫中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攻關,成功研發“端—邊—云”一體化智能運維質控系統。該系統集成自動積分算法、智能審核算法、遠程質控模塊與質控決策機制,融合統計模型、機器模型及時間循環神經網絡等先進算法,大幅提升數據審核效率與準確性。作為連接云端與現場的 “橋梁”,智能質控器已逐步投入使用,為數據傳輸與質控提供穩定硬件支撐。下一步,江蘇將深化自動審核與人工審核數據的比對驗證,持續優化算法模型,推動智能審核系統早日全面投入環境治理實戰,最終實現“無人值守—無感干預—無限可信”的智能化運維質控體系。
從PM2.5濃度的穩步下降,到VOCs監測的全面排查,再到 “端—邊—云” 智能系統的技術突破,江蘇正以 “嚴質控、強審核、智管控” 為抓手,持續推進大氣監測數智化轉型。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以數據質量為核心,通過強化責任落實、技術創新和系統治理,推動限值限量監測質量顯著提升。從現場摸排到“端—邊—云”智能運維質控,從制度完善到運維優化,多項舉措協同發力,實現了監測數據上傳率、審核率大幅躍升,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提供了堅實支撐。